日期:2023-07-05 10:45:40 来源:个人图书馆-llxhxq
淤是百病之源。《素问.调经论》中记载:“五脏之道,皆出于经隧,以行血气,血气不和,百病乃变化而生。”
脉管是气血藏身之处,亦是气血运行的通道。倘若气血运行不畅,气滞血瘀,必将产生诸多病变。
【资料图】
如脱发和白发,可能是头部供血通道被淤血堵了,新鲜血液过不来,血不养发就会脱发;如耳聋和耳鸣,也未必就是肾出了问题,也可能是淤血,气血到不了耳朵这个窍道,同样会出现耳鸣耳聋。
像高血压、冠心病、中风等,也可能是气血运化失常,气虚血瘀导致的,可用此方。
推荐一个方子:当归、赤芍、红花、桃仁、川芎、生地、柴胡、桔梗、枳壳、牛膝、甘草
此方出自清代名医王清任《医林改错》,名叫血府逐瘀汤。
此方配伍有3个特点:
第一,活血与行气相伍,既行血分瘀滞,又解气分郁结;
第二,祛瘀、养血同时进行,活血不需要担心耗血,行气又无伤阴之弊;
第三,升降兼顾,既能升达清阳,又可降泄下行,使气血和调。
如方中桃仁破血行滞而润燥,红花活血社瘀以止痛;赤芍、川芎活血祛瘀;牛膝活血通经,祛瘀止痛,引血下行;生地、当归养血益阴,兼能活血。
桔梗、枳壳,一升一降,宽胸行气;柴胡疏肝解郁,升达清阳,与桔梗、枳壳同用,尤善理气行滞,使气行则血行;桔梗并能载药上行,甘草调和诸药。
诸药合用,有活血化瘀、行气止痛之效,轻松化掉全身的淤血。淤血除,血管净,问题自然就解决了。
像少腹逐瘀汤、膈下逐瘀汤、身痛逐瘀汤、通窍活血汤等,都是以此方加减化裁而来。
温馨提示:用量需根据个人情况辨证加减,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。
关注@经方中医吴鸿教授,我是你身边的中医朋友
#高血压##高血压治疗##高血压离你有多远#
标签: